近日,教育部会同中央组织部、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》。作为首个聚焦普通本科高校产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,它旨在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,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,推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、科技创新有机结合。
《管理办法》明确,产业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在国家和省(区、市)重点企事业单位、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等三年及以上工作经历,原则上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,年龄不超65周岁(国家急需学科专业领域专家可放宽至70周岁 ),且具备相应学历、职称或行业资深经验。同时,对拥有重大发明专利、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有突出贡献者等人群予以优先聘请。
在聘请程序上,需经过各省发布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、高校公布岗位需求、个人申请、高校公示及备案等步骤。产业兼职教师受聘高校数量一般不超过2个 ,工作协议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。
产业兼职教师需承担参与人才培养、与专职教师协同合作、开展校企合作等任务。高校要完善聘请办法、推动协同创新等,其所在单位需支持人才聘请、鼓励深度合作。此外,教育行政部门将在人才项目申报、专项招生计划等方面给予支持,相关企事业单位也可享受税费优惠政策。
对此,上海市宜春商会会长、云学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罗成表示:“这一政策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了更为紧密的合作桥梁,是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的关键一步。”他认为,企业在市场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前沿技术知识,能通过产业兼职教师传递给高校学生,缩短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。以上海宜春商会的会员企业为例,不少企业在科技创新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独特优势,能极大丰富高校教学内容,提升学生实践能力。
罗成还提到,产业兼职教师的加入,也能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,打破传统学术型教师的单一格局。这些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带来的最新行业案例和实际问题,能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。比如,云学教育科技集团在AI技术研发上成果颇丰,若相关技术人才进入高校兼职授课,能让高校科研紧跟技术潮流,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。
为更好落实政策,罗成称商会将积极协调会员企业,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高校兼职教师队伍,为校企对接牵线搭桥,还会关注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需求,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。